English

国之瑰宝 历久弥珍

——北京博物馆巡礼
2000-05-20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曲冠杰 我有话说

自“北京人”燃起远古文明之火,燕蓟古城奠定了北京古城的基址,直至辽金元明清定鼎于兹,50万年的文明史、3000余年的城市发展史,北京文明之光薪火相传,在京华大地上留下了灿若繁星的文物古迹和如恒河沙数的文物珍藏。它们历经兵燹浩劫遗留至今,可谓国之瑰宝,弥足珍贵。

截至目前,北京已注册的公私博物馆已由当初的两座发展到今天的112座,经初步确认和统计:北京地区各博物馆现存文物约200余万件,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的一级文物1.5万件,具有重要价值的二级文物约61万件,其所涉及的内容及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

在这些文物中,首都博物馆珍藏的青铜器占有重要位置:如重见天日的“班簋”,在垃圾堆中几罹灭顶之灾;出土于房山琉璃河燕王墓地的克、克铭文记载了西周初年周王册封燕侯之事,从而印证了北京建城的历史;同出于此的青铜重器堇鼎、铸造工艺高超的牛头纹伯钜鬲及乙公簋等,均为西周青铜器中的珍品。

中国的陶瓷器举世闻名,首都博物馆收藏的元代青白釉僧帽壶,以其敦厚的造型、纯净的胎质、莹润的釉泽而成为瓷器中的精品;此外,北宋定窑白瓷童子育经壶、元代青白釉观音坐像、琉璃缕空三彩龙凤纹熏炉、明嘉靖斗彩八卦纹炉等,都是我国瓷器史上的精品。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则网罗了北京地区石刻艺术品的精华,这其中有北京地区已发现的最古老的石刻、通高2.25米的东汉石阙,它的柱型、纹饰、文字、雕刻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而通高2.2米的北魏太和造像则是已发现的北京地区最古老的石造像;清代显亲王神寿墓葬中出土的石享堂,其立柱高浮雕龙纹,石窗棂都是石刻艺术的上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房山云居寺内珍藏的14278块从隋代至明末刊刻的石经,其历时之久、工程之大、刊刻之精,均为世界之最。

北京馆藏的历代书画珍品极为丰富:故宫博物院所藏晋代王询的《伯远帖》、陆机的《平复帖》、唐代韩的《五牛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诜的《渔村小雪图》,首都博物馆所藏元代鲜于枢草书《劝学篇》长卷等都是传世绝品。

位于北京古钟博物馆内铸有汉文、梵文经咒100多种,总字数达23万字、重达46.5吨的明永乐大钟,其铸造方法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明代犀角雕仙人槎,造型独特,构思奇巧,刀法圆润,令人叹服;古陶文明博物馆中展示的1000余件秦汉封泥独具特色,几乎构成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百官表”和“地理志”,也是中国历代政治体系的原始档案。

此外,北京的科技自然类博物馆也蕴含着大量的珍品:如中国地质博物馆中世界上最高的恐龙化石———巨型山东龙,对研究鸟类起源有重要价值的圣贤孔子鸟化石及在周口店发掘出的石器、石珠、骨针等;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大型整体古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的古黄河象化石、珍贵的上猿、古猿及元谋人化石材料标本等最为著名;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中你可以看到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时期装油菜籽的陶罐;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距今6900年的稻粒和骨耜……

在今年的“世界博物馆日”即将来临之时,迈向新世纪的北京市各博物馆正以崭新面貌迎候游人,届时,人们将可一睹这些历久弥珍的瑰宝的芳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